第二十章(1 / 1)

程术点点头:“校会确实有这个惯例。“他想起什么似的,又问,“余淼今天为什么没去文学社报名?“

赵晓雯的表情突然变得古怪起来:“师兄,余淼说她不打算加入任何社团了。“她犹豫了一下,压低声音,“其实...林薇学姐今天还说,余淼能进文学社完全是靠你的关系,意思是她根本没那个实力...“

程术的瞳孔猛地收缩,手指无意识地攥紧。他终于明白为什么余淼没有出现在报名表上。

“文学社没有这个规定。“他的声音像淬了冰,“新生都可以报名。“

赵晓雯偷偷打量着师兄突然阴沉的表情,壮着胆子问:“那...师兄和林薇学姐很熟吗?“

“还好。“程术的回答干脆利落,眼神却飘向远处,“只是普通同学关系。“

“这样啊!那师兄,你要是没什么事的话,我就先撤了。”

程术收敛情绪,淡淡道:“嗯,走吧!。“

看着赵晓雯离去的背影,程术摸出手机,再次点开那个没有回应的好友申请。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,孤独地投射在校园的小路上。

水汽还未散尽的浴室里,余淼刚洗完澡,裹着柔软的浴巾,拿毛巾擦头发时,发梢的水珠不断滚落。她随手用干发帽裹住半干的长发,水珠仍顺着脖颈滑落。走到床边时,手机屏幕突然亮起。

她盯着程术的好友申请,手指悬在屏幕上方,迟疑着——通过,似乎要开启一段未知的交集;不通过,又像刻意切断某种关联,更坐实了“白眼狼”的名号,正纠结时,李思然忽然走过来,手里还抱着换洗衣物,见她这副怔愣模样,随口问:“你真的不打算进文学社了?”

余淼猛地回神,慌慌张张把手机屏幕掐灭,屏幕的光消失瞬间,她的心也跟着暗了暗。她坐到床边,漫不经心地拨弄着半干的头发,发丝缠在指尖,像是缠住了满心的纠结:“不只是文学社,我打算任何社团都不进了。”

李思然无奈地叹了口气,坐到旁边的椅子上,语重心长:“淼淼,别人一句莫须有的闲话,不该成为你惩罚自己的理由。咱们行得正坐得端,管他们爱说什么!社团能认识新朋友、锻炼自己,别因那些杂音放弃机会呀。”

'我……'余淼的指尖无意识绞紧浴巾边缘,喉间像塞了湿棉花。其实真正让她却步的,不是林薇的闲言碎语,而是文学社社长是程术。Z大里,几乎所有社团都和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,她也说不清为什么,一想到要和他有太多牵扯,心底就涌起莫名的慌乱。

多矛盾啊——当初熬夜备考冲刺Z大分数线时,心心念念都是他的身影;如今真站在他触手可及的地方,却像受惊的幼鹿,连他投来的目光都想躲避。

“你自己再好好想想吧!”李思然拍了拍她的肩膀,起身拿着衣服进了浴室。余淼坐在原地,手机屏幕的微光又亮起来,照亮她眼底的犹豫。

怔愣几秒后,她像是下了极大决心,指尖轻点,通过了程术的好友申请。那一刻,她既期待,又不安,像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的门,门后是晨光,还是迷雾,谁也说不准。

她盯着手机屏幕上“你们已成为好友“的提示,心跳快得像要冲出胸腔。她没想到程术会主动加她微信,更没想到自己会鬼使神差地点了通过。

“淼淼,发什么呆呢?“赵晓雯的声音从门口传来,打断了她的思绪。

余淼慌忙锁上手机屏幕,抬头看见赵晓雯抱着一堆零食走进寝室。“没、没什么。“她试图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,“就是...程术师兄加我微信了。“

“什么?!“赵晓雯夸张地瞪大眼睛,零食袋哗啦一声掉在床上,“我就说他对你有意思!刚刚他特意问我你为什么没去文学社报名,那眼神,啧啧...“

“别胡说!“余淼感觉脸颊发烫,“他可能只是...只是...“她支吾了半天,也没想出合适的理由。

赵晓雯坏笑着凑过来:“只是什么?师兄可是出了名的高冷,从来不会主动加学妹微信的。你知道有多少女生想方设法要他的联系方式吗?“

余淼低头摆弄着手机,不知如何回应。她当然知道程术在学校的受欢迎程度,从大一入学开始,他就是校园风云人物——学生会主席、文学社社长、辩论队队长,更别提那张让无数女生心动的脸。

“对了,“赵晓雯突然拍了下手,“明天下午三点,学生会有个读书分享会,。你要不要去?“

“我不去。“余淼斩钉截铁地打断她,“我已经决定不参加任何社团活动了。“

赵晓雯撇撇嘴:“那你至少回个消息吧?人家都加你了,晾着多不礼貌。“

余淼咬着下唇,点开与程术的对话框。空白的聊天界面像一面镜子,照出她内心的慌乱。她犹豫再三,终于打下一行字:

【师兄好,我是余淼。】

发送键按下的一瞬间,她的心跳漏了一拍。几乎同时,对话框上方显示“对方正在输入...“,余淼屏住呼吸。

【真是个礼貌的孩子……明天下午有空吗?】程术的回复简洁直接。

余淼的手指悬在屏幕上方,不知该如何回复。赵晓雯在一旁看得着急,直接抢过手机:“当然有空!“她飞快地打字发送,然后得意地冲余淼眨眨眼。

“赵晓雯!“余淼想抢回手机,但为时已晚。

程术的回复很快:【三点,图书馆咖啡厅。】

余淼瞪着手机,感觉一阵眩晕。她还没准备好面对程术,特别是在知道林薇那些话之后。但事已至此,她只能硬着头皮回复:【好的,师兄。】

次日午后,余淼在寝室换了三套衣服,最终选了最简单的白T恤和牛仔裤——就像十四岁第一次见程术时那样。路过教学楼宣传栏,她不经意瞥见程术获得省文学奖的照片,玻璃反射里自己的倒影与初中毕业照重叠,那个扎马尾辫的女孩如今长发及肩,唯一不变的是看向程术时闪烁的眼神。

咖啡厅里,程术坐在靠窗位置翻着一本《巴黎评论》,黑色衬衫袖口挽到手肘,露出线条分明的小臂。阳光穿过他指间落在书页上,余淼突然想起初中时他帮她批改作文的手——那时骨节还没现在这么分明,却同样修长有力,在她稿纸上留下连片的红色批注。

最新小说: 也如风雨也如晴 套路总裁得我心 有个固然 你好难养 爱情的幸福程序 心跳共振区 江烟行 景暖缠甜 阳台上的乌托邦 养虎为患